中國與歐洲鋼鐵業困境無關
更新時間:2016-04-17 關注:216
歐洲的鋼鐵業正在經歷困境,歐盟的一些政要信誓旦旦地表示,將堅決捍衛歐盟鋼鐵業的生存安全。他們開出的藥方很簡單:遏制中國鋼材在歐盟的“傾銷”。
果然如此嗎?非也。出現在一些歐盟國家的上述言行,完全找錯了對象。這種將中國作為“替罪羊”的觀點不僅誤導公眾,也無益于解決問題。
據海關統計數據,2015年中國對歐盟比利時、意大利、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德國等7國出口鋼材783.8萬噸,僅占中國鋼材出口的7%。
近期,鋼鐵行業已經成為中歐貿易摩擦頻發的領域。歐盟以傾銷為名,頻繁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在歐美某些人眼里,中國還不是市場經濟,價格形成機制受到扭曲不能采信。
由于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在出口對象國實施的反傾銷調查中,傾銷幅度的確定不以中國的實際成本數據為依據,而是援引“替代國”的數據,從而導致不合理的高額反傾銷稅。
為將“便宜”的中國鋼材擋在門外,歐盟表示,將于今年下半年決定“是否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美國政府更意圖設置障礙,警告歐盟一旦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無異于“單方面解除”歐洲對中國的貿易防御。
難道找一些借口對中國鋼材采取所謂的雙反措施,就能挽救寒冬中的歐洲鋼鐵業嗎?
英、德等歐盟國家的鋼鐵業困境并非中國所致。正如英國《經濟學家》周刊指出,來自中國的鋼鐵產品并未威脅到英國鋼鐵產業,試圖向中國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無濟于事。
英國商品研究所的數據也顯示,盡管中國鋼鐵產量巨大,但其中只有12%用于出口,而巴西和俄羅斯每年產量分別有24%和29%用于出口。2015年,英國鋼鐵進口量666萬噸,進口總額59.8億美元。其中,自中國進口76萬噸,僅占其鋼鐵進口量11%;自中國進口金額4.57億美元,僅占其鋼鐵進口總額的7.6%。
中國向英國、德國出口的鋼鐵,無論從數量還是金額上來看,都只占這兩個國家鋼鐵進口的很小部分。況且中國向英、德國出口的主要是普通鋼鐵條桿和鐵合金等低附加值產品,是對英、德兩國鋼鐵市場的有益補充。英、德兩國即使不從中國進口,也會從其他國家進口這類鋼材。
歐盟鋼鐵業走入寒冬的真正原因是其鋼鐵生產成本過高,在全球范圍不具競爭性。鋼鐵業能源、環境、勞工等方面成本居高不下,在全球鋼鐵業激烈競爭背景下,歐盟鋼鐵企業在普通或低端鋼材生產上總體缺乏競爭力,盈利空間狹小。
當前,各國經濟復蘇乏力,有效需求疲軟,鋼鐵業出現了全球性的產能過剩。2015年全球粗鋼產量16億噸。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認為,其中有6億噸產品屬于過剩產能。該組織預測,在截至2017年的4年內,中東、非洲和拉美等地區的煉鋼能力將分別增長50%、20%和10%。
德國前財政部國務秘書海納路弗拉斯貝克表示,德國近些年向中國出口的汽車數量之大令人難以想象。但是,汽車產量增長也意味著鋼鐵產量增加,所以目前全球市場上鋼鐵產能過剩的現象與德國汽車工業也不無關聯。
產能過剩和成本高企絕不應成為歐盟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借口。過去十年,很多歐美國家分享到了中國大規模進出口的紅利,其企業尋求在中國建廠以壓低生產成本,但現在他們卻不愿意承擔任何產能過剩的后果。
歐洲鋼鐵業要走出寒冬,只有實現結構性調整,發揮科技優勢,在高端產品上發力,才能拓展自己的盈利空間。奧地利奧鋼聯集團首席執行官沃爾夫岡路埃德認為,專注于生產專門用途的鋼材,例如用于高速列車的鐵軌和飛機零部件等等,使該公司在全球競爭中勝出一籌。
中國鋼材并非煎熬歐洲工人之火。中國的競爭力現在不只是“低價”,還有“創新”。中國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也與歐盟不相上下。
歐美等國在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既定議題上猶疑不決,要么是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成色視而不見,要么是還想繼續在貿易領域利用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撈取一些好處”。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切實履行成員義務,一直致力于市場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逐步實現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中國目前已經大幅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具備了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條件。國際貿易規則應該對所有國家一視同仁,中國有理由享有與其他國家平等的市場經濟地位,享受世貿組織賦予的各項權利。
-
上一篇:科學技術推進實驗爐、工業電爐發展